close

今年感覺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的報導特別多

光是過期食品的報導,就所看到的報導

好像就有兩則左右的新聞?

其實對這件事我倒是不太擔心自己會不會去吃到什麼過期食品

因為真的很難防阿!.......

簡單來說,消費者只能站在消極的立場來注意產品製造日期

至於其他方面,我想,就只能期待通路以及商品製造者的良心了!

小弟拿自己擔任過的經驗來分享吧,或許我不資深

不過這點經驗套用在現實生活其實還蠻有用!

而不論是那種行業類別,都有所謂FIFO

也就是所謂先進先出,太學理的我就不提了,可以GOOGLE去看一下

這種方式只要是有庫存壓力的行業大部分都會做先進先出這個動作

簡單做個分類來說就是這樣:

1:先進貨,先出貨

2:日期先者,排列最前方

3:保存期限較短者,優先以先銷貨者為先。

這是比較粗略的說法,當然要細分還有很多,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。

也就是說,一般商品由於都有製造日期以及保存期限

為了避免庫存量來影響到商品維持期限問題

一般來說,都會日期較先的產品做為先出貨的商品

但也不是說把日期較先的產品當做是即期品(快過期產品)

這樣的做法主要目的是可以讓產品可以因應日期長短的順序

依序出貨,來保持產品在庫存方的維持度

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產品過期的機率,造成退貨或報銷的機率。

而這種做法其實也是有利製造者以及販賣者自己

除了可以有效控制庫存外,也可以有效判斷商品的種類,但理由很簡單:

第一:透過這樣方式可以減少商品過期機率,有效控製產品新鮮度。

第二:這種方式可以即時盤點,也可以掌握該商品在市面的銷售量及地區需求率。

第三:每月盤點時,可以查出商品流通率問題,再考慮該產品是否繼續販售。

第四:透過盤點可以粗略檢視商品是否有問題,在先進先出的情況下可以順便檢視物品是否有損壞。

講了這麼多,阿我要怎麼知道有沒過期阿?

我認為,買東西如果要顧忌東顧忌西,倒不如不買

何必買個東西怕一直擔心,真的是太辛苦了

所以我想大概以下幾點是隨手可做的,這樣買的也會比較放心,在吃下肚後也會比較安心。

1:同類產品低於市價太多,就要考慮一下了!

2:拿產品時稍微看一下外包裝,有沒有很怪異的感覺!

3:貨架上商品拿較後方商品(這很難說,也有可能後面的日期跟最前方日期一樣)

4:一堆產品堆在一起,那就拿最裡面的物品。

5:盡量挑選現場製造的食品或物品為主。

6:產品是否為熱買商品(這個比較主觀了....)

其實這只是簡單的概念跟做法,簡單分享一下心得

只是個人認為企業有時候也是挺辛苦的,畢竟製造者需要大量製作

又要控制物品的時間及日期,而掌控物品的流動率跟新鮮度真的是很大不容易。

老實說,產品維持率跟新鮮率這個問題,涉及層面其實很廣

要管好庫存,庫存又要熟知產品維持日期等等的,

在某種程度上,管理者在這方面壓力也是很大的....

大家都能注意一下的話,其實我想這種事件出現的機率應該是會不大啦

純粹工作經驗分享!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id719779 的頭像
    cid719779

    ネじゃん看世界的部落格

    cid7197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